于黎在第10期“新·好时政漫谈”的发言
以教育初心与盟员使命书写奋进篇章

非常高兴能在这里,结合我作为一名中学教育工作者和民盟基层支部主委的双重身份,与大家分享我对“双岗建功”的实践体悟和对新时代民主党派干部使命的思考。
一、立足教育本职,以实干育英才、强区域发展根基
我于10年12月加入民盟。从教31年来始终在教育一线默默耕耘。这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17年,一步步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副校长。所带过的班级都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集体,我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各种荣誉称号。
1.教育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003年所带班级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共计18名学生考上了清华和北大。一批批优秀学生从五中毕业,我们为首都输送大批创新型后备力量。“立德树人”是教育者永恒的使命。当看到昔日的学生如今活跃在首都建设的各行各业时,我更深切体会到教师这份职业在服务区域发展中的深远价值——我们是在为首都乃至国家未来的脊梁筑基。
2.努力成为教育与区域发展之间的桥梁
积极参与民盟市委组织的“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等系列调研,将一线教育实践中的真问题、真需求转化为务实建言。通过民盟平台,将专业思考融入区域发展大局的实践,正是“双岗建功”最生动的注脚。
二、聚人心促履职,展参政党新面貌
1.强化阵地建设,打造“盟员之家”标杆
五中于20年挂牌成立了“盟员之家”,定期开展本支部活动外。还与兄弟支部开展交流活动,承办民盟东城区委社情民意信息培训会,组织盟员学习两会精神等多项活动。“盟员之家”不仅是开展民盟工作的主阵地,更是学习、交流、展示、团结的平台。经过不断发展,五中支部不仅有多人获得民盟个人荣誉称号,支部也被授予“优秀支部”、“民盟思想政治建设和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优秀盟员之家”等荣誉称号。
2.激发组织活力,壮大“双岗建功”队伍
作为支部主委,我高度重视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将骨干发展成盟员,将盟员培养成骨干”为目标,不断壮大队伍。五中支部盟员由成立之初的几人发展为现在的20余人。在职盟员市区骨干占比从最初的20%,上升到现在的80%。五中的教学副校长和德育主任都是民盟成员。
三、践行“四新三好”,以恒心守初心、铸就盟员本色
新时代赋予民主党派干部新使命,我的体会是: “新气象”在于阵地创新。以“盟员之家”为枢纽,将思想学习、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熔于一炉,关注民生”传统底色。“好帮手”在于精准建言。教育是民生大问题,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以“小切口”提案服务“大民生”。“新作为”在于双岗互促。努力把教育岗位锤炼的专业敏锐性,转化为盟务履职的深度调研能力;盟内协商碰撞的智慧,反哺学校管理创新——二者交融,方能践行“务本务实”的作风要求。
从教坛新秀到支部主委,我始终铭记“加入民盟,就要为民盟增光添彩” 。未来,我将继续以教育沃土滋养盟务根基,以盟员担当反哺育人事业,与各位盟员同心携手,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为首都发展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