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正华:走访北京的寺庙(二)法源寺

2022年9月11日,时值中秋假期,我们一群盟友相约来到位于西城区宣武门外教子胡同东侧、西砖胡同西侧的北京最古老的名刹法源寺。负责接待和讲解的是智勇法师和玄妙师父。智勇法师从法源寺的历史演变讲起,解答了它为何被称为千年古刹。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死了很多将士,为追荐阵亡的将士,唐太宗下令修建此寺。贞观十九年(645)开始建寺,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建成,史称悯忠寺。现在的法源寺在悯忠寺遗址的北面。

悯忠寺建成后曾数度更名,第一进院落中的几块石碑见证了这些历史的更迭。智勇法师一一为我们讲解了大雄宝殿前这六块石碑记述的古刹历史,以及历史上曾经使用的名称:开元寺,顺天寺,大悯忠寺、崇福寺等。法源寺的名字始自清雍正皇帝,他当年拨款重修,并更名为法源寺,如今寺庙的规模和形制都是沿袭清代的。1400多年来,法源寺见证了众多历史事件,也有许多文化名人,如:赵秉文(金代文学家,1159-1232)、张翥(元代诗人,1287-1368)、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1792-1841)、齐白石(画家,1864-1957)、谭嗣同(清代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1865-1898)、泰戈尔(印度作家、社会活动家,1861-1941)、陈师曾(别名衡恪,美术家、教育家,1876-1923)、徐志摩(1897-1931)、林徽因(1904-1955)等人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民间有“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之流传。

法源寺占地6700平米,寺内从南至北共有六进院落,各院中分别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阁、毗卢殿、观音殿、藏经楼等殿堂,均为清代古建筑。1956年中国佛学院于法源寺成立;1963年这里曾是“亚洲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佛教徒会议“的会址;1980年鉴真大师像回国,在法源寺举行了为期十天的巡展;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古至今,法源寺一直是中央直属机构,现归属中央统战部、中国佛教学会管辖。寺庙内以“唐松宋柏”著名,但现在园林局给树挂的牌子多为二级古树 。寺院中的一株文冠(也称文官)果树十分珍贵,本属灌木的它在这里长成了枝繁叶茂高度达3米多的大树,市内仅此一株。文冠果是油料作物,寺庙中长明灯用的燃料就是文冠果油,它耐燃,无烟。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1733-1799)曾为这株树赋诗一首“首夏入香刹,奇葩仔细看。僧原期得果,花亦爱名官。朵朵红丝贯,茎茎碎玉攒。折来堪着句,归向胆瓶看。”

   
唐悯忠寺故址现为一个街心广场,也是法源寺的前广场
      
 
法源寺的文冠果树;
 
文冠果的花;
 
文冠果的果实

智勇法师告诉我们,法源寺现在有三个机构: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学院(汉语系)和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中国佛教的传播分为三大语系,分别是汉语、藏语和巴利语,汉语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洛阳白马寺译经就是汉语系的代表,藏语系是从印度翻越喜马拉雅山进入藏区的,巴利语系是从东南亚国家通过海路传入我国,主要在云南一代流行,称南传佛教。

1980年中国佛学院恢复办学,在北京有两个校区,分别设在法源寺和凤凰岭,法源寺校区因面积所限,目前只有四年级的一个本科班,其他学生都上山了,未来这里将申请办研究生班,培养硕士和博士(硕士读五年、博士读七年),本科生则集中在凤凰岭校区。佛学院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考试合格后录取。2006年在凤凰岭脚下,国家拨了200多亩地,建成了凤凰岭校区。佛学院的授课老师既有本院自己培养的高僧、法师,也有从各大高校聘请的,以人大、北大、清华为主,他们教授宗教学,也包括各个教派的历史等。

法源寺中原本供奉的清代木雕或泥塑的佛在文革动乱中全部被毁,所藏经卷在持续燃烧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消失殆尽,这场文化的浩劫给古寺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1978年12月邓小平访日期间,日方提出:时隔1000多年鉴真和尚的等身像能否回国探亲?小平同志答应了。唐代时鉴真东渡,不仅给日本带去了佛教,而且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在日本很受尊重。鉴真回国探亲,有关方面对选址十分重视。因千年古刹北京只有法源寺一处,于是被定为巡展的首站。当时寺庙的建筑还在,但被很多单位占用。上级有令,事关服务国家外交政策,清退工作陆续推进。场地有了,寺庙中没有佛像成何体统?但那时没有工厂可以造佛像。于是佛协主席赵朴初出面,提出将故宫收藏的一些佛像移至此处。见物不见人显然不行,于是开始从全国各地的寺庙招募僧人过来,包括文革中已经还俗的僧人。法源寺中至今还有一位法师就是1979年招进来的,当年曾接待过日本人,现已70多岁。

玄妙师父介绍说:禅宗从唐代传入我国,至北宋兴起,禅宗的理念是“不立佛殿,唯立法堂”,有个修行的地方最重要,由此奠定了中间是法堂,两侧是配殿的寺院格局,法源寺亦如此,但院落的进深比其他寺庙多。

第一座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是天王殿,左钟楼、右鼓楼是很多寺庙的标配,法源寺也不例外。因寺院周围是居民区,为避免扰民构建和谐社会,寺院的“晨钟暮鼓”无法按时响起。古刹仍在,钟声不再,闻听介绍,心生遗憾。

天王殿
 
   
钟楼 鼓楼

天王殿正中供奉的是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铜像(明代的)。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候补佛,排位第四,5,670,000,000年之后他将从天上降到人间成佛,替代释迦牟尼广传佛法。根据佛经的记载,弥勒菩萨原本是在天上的形象,五代时期他被塑造成今天的样子----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符合佛教的理念。在第一进殿堂中供奉,表示佛门广大、普渡众生。

天王殿的左右两侧陈列着明代四大天王的铜造像,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因为是80年代从各处调拨来的,它们的比例都不太一样(这四张照片经过裁剪调整,看上去差异似乎不大)。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它们能得以幸存,也是很幸运的了。

关于四大天王手中的法器,是有一套说法的。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着琵琶。代表着做事情不可操之过急,要知道[中道],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像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出声来,紧了它就断了。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就是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要过了头,也不能有欠缺,事情才能圆满。南方增长天王,代表日新又新,他手上拿的是慧剑(智慧之剑),寓意“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着一条龙,有的时候是一条蛇,蛇和龙代表着变化。我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这个物质世界的现实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变化无常、变化多端的,只有把其看清楚,才能够从容应对。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是遮盖。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有种种染污,所以要预防,不要被污染。寓意在广学多闻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不要受染污。对现实社会要能够完全、理智的理解,才有智慧、有能力,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方法去应付、处理(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左起: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弥勒菩萨
  
 
韦陀殿

在弥勒菩萨的背面供奉的是韦陀菩萨,又称韦陀天,他是佛祖的护法神,也是佛法的护法神,也护修行佛法的众生,是第1000尊佛。韦陀手持韦陀杵,头部是三棱锥形,用于降魔护法。寺庙中供奉韦陀为的是护寺安僧。

第二进院落的六通石碑(黄莉提供照片)

   

记载法源寺历史的石碑

寺内第二进院中有明、清时代的石碑六通,记载了历朝皇帝重修法源寺的功德以及寺名的演变历史。玄妙师父在石碑前为大家简要介绍了这些碑刻,其中有明代的两块御赐碑:分别是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所立的《重建崇福寺碑》;明万历年间又重修一次,仍称崇福寺,明崇祯十四年(1641)所立的《重修悯忠寺碑》,雕饰极精美,可惜文字部分磨损严重。清代的碑有清雍正十二年(1734)修葺法源寺时所立的《御制法源寺碑》,此后法源寺的名称沿用至今,庙址也迁到此处,并从禅寺改为律寺,法源寺的格局是清代留下的。《御书波若波罗蜜多心经碑》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所立。

大雄宝殿外观

大雄宝殿是寺院中最重要的殿堂建筑,从事佛事活动、早晚课等都是在这里举行。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左侧是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右侧是以大行闻名的普贤菩萨,三者合称华严三尊。这些明代的木胎佛像,保存到现在十分不易,从头冠、服饰到手印都十分精美,估计也是来自故宫的文物。两边的十八罗汉年代稍晚,是清代的。殿中高悬的“法海真源”匾额是乾隆御笔,其1:1比例的真迹如今还收藏在寺内,已成宝贵的文物。

  

 

大雄宝殿中的明代木雕观音及乾隆御笔“法海真源”

   

清代汉白玉宝鼎香炉

院子中用木栏杆围住的一座乾隆十八年(1754)的汉白玉宝鼎香炉,是一位法师制作后送给法源寺的。香炉上镌刻着佛教八宝的图案。八宝又称八瑞相、八吉祥,依次为宝瓶、宝盖、双鱼、莲花、右旋螺、吉祥结、尊胜幢和法轮,是藏传佛教中八种表示吉庆祥瑞之物,寺院、法物、法器、佛塔和藏、蒙民居、服装及绘画作品中多以此八种图案为纹饰,以象征吉祥、幸福、圆满。

悯忠阁外观

悯忠阁是以法源寺最早的名字命名的。这里的阿弥陀佛铜造像是本寺庙自己选制的。这里原来没有佛像,后来才决定供奉。周边展柜内陈列的是法源寺原有的文物遗存,从照片看这些石造像十分精美,还有一些石经幢等。

  

悯忠阁内陈列的石造像

从悯忠阁出来,东侧是用膳的五观 堂,按禅宗的说法这里是滋养生命的地方;西侧的禅房是僧侣们禅修的地方,按禅宗的说法是滋养法学混沌的地方。一边是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一边是满足僧侣的精神需求。用餐时僧侣要牢记五观的要求,每日的早餐和中餐之前还要吟诵,感念佛祖。

   

左图:五观堂;右图:客堂

毗卢殿外观

 

渎山大玉海  毗卢遮那五方佛

毗卢殿所在的院落中摆放着一“套”汉白玉石雕渎山大玉海,下面的底座是元代的原装,纹饰雕刻十分精美,石材也好,上面的玉瓮并不是原配,原配在乾隆年间就被搬到北海的团城了,并为其专门修建了“玉瓮阁”。上下两件汉白玉的石材和雕刻工艺都有明显的区别。

毗卢殿供奉以毗卢遮那佛为主的“五方佛”明代铜佛像,也是从它处移放至此。因殿堂高度不够,将地面下挖了几十公分佛像才得以安放。五方佛共分三层:下层千叶莲瓣巨座,每一莲瓣上镂一佛像;中层为面向东、南、西、北的四方佛;毗卢佛居最高层。玄妙师父个人认为这尊佛像从材质、年代和造型各方面看,全国汉传佛教中绝无仅有,因而更显珍贵。 据传历史上有些毗卢遮那佛是按真人形象塑造的,如洛阳龙门石窟的那尊是以武则天为原型,法源寺的这尊,是按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的形象制作的。

“五方佛”又称"五智佛"、“五方如来”、“五智如来”,源自密宗金刚界思想,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分别是中央的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不动如来)、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五方佛”表示东西南北中的十方世界。这是佛教对于时空概念的一个具象化阐述。佛教认为“世”是时间的概念,“三世”即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与时间有关;“界”是东西南北的四维画像、表示四方四域。“世”与“界”都没有开始和结束,它们是相通的,且有轮回,佛教的这些观念与现代的物理学和天文学很接近。在无尽广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就有无尽的世界,每个世界中都有无量的众生,都会有“佛”来度化他们。《华严经》中描述了很多世界中的事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说法在民间众所周知。

观音殿外观

接下来我们来到观音殿。观音的形象是所有佛中最接近普通人(出家人)的,它代表了大慈大悲。佛教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就是让众生脱离苦难得到安乐。众所周知的千眼观音为的是辨识众生的苦,看到人间的苦难,知道有谁需要帮助;千手观音则是为了伸出手来救助众生。为什么佛教讲慈悲不讲大爱?玄妙师父的答案是:佛教认为爱是不好的东西,它会产生黏着,有爱就会有恨。慈悲则不同,特别是大慈大悲,它等视众生,而不仅限于是自己喜欢的人或物。佛教的许多观念细思充满哲理,让人信服。

观音菩萨在所有菩萨中形象的变化是最多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佛教讲六道轮回,每一道中都有无数的众生。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有很多人需要她去度化,它与所有人的缘分最深。为了方便度众生,她就变化成不同的形象。

观音殿中悬挂的这块“存诚”匾额,为康熙御笔。牌匾为六龙边饰,匾芯上方为康熙闲章“万几余暇”(“几”与“机”为通假字)。原件现已不在,从碑文中可知康熙曾题此字。

   

观音像   存诚匾

走出观音殿,看到院落中有一个精美的铜香炉,是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一成方丈捐赠的。佛协会长兼任佛学院院长是不成文的规定,另外会有一位常务副会长兼任佛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并主持佛学院的日常工作。

   

一成方丈捐赠的香炉    齐白石曾经住过的房间

寺庙的第六进院落的主建筑在整个寺庙中体量最大,是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的所在地,因正在维修未对外开放。从院子中栽种的两株娑罗树可推断大殿中原有一尊卧佛,是佛圆寂时的模样,香山卧佛寺也是如此。佛成道时与之相伴的是菩提树,参观青海塔尔寺时曾经见到。

正在维修中的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

一上午的参观与听讲解收获满满,增进了对博大精深佛教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但尚存一点疑问,为啥在所有殿中都没有看到藻井?玄妙师父最终为我答疑解惑:法源寺虽然历史悠久,明代后也曾数度敕修,但建筑规格并不高,从外观看,它房顶上没有用琉璃瓦(无论是绿色还是黄色),从室内看也没有藻井。原来藻井是高规格的寺庙才有的建筑规格,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这些是绝对不能僭越的。

活动即将结束时,崔悦红女士拿出了一副中国画《西域牦牛》赠与法源寺的师父。画作仅寥寥数笔就勾画出雪域高原野牦牛那种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雄风。此画的作者是君艺豪老师(雕塑家、书画家、象雄画派创始人),画作是参加国际艺术交流的展品。君老师画牦牛师从大荒派蒋志鑫先生(号大荒蛮牛、元鹤),亦师从范增及吴欢先生等。他几乎每年入藏,画作以牦牛和雪山为主。今年冬奥会他的雕塑作品及书画作品被定为国礼送给各国元首及运动员,先生还是一位博学慈悲的佛门弟子。画作上所书藏文是咒中之王“嗡阿吽”,乃更敦群培师父亲笔!更敦师父是藏文书法家,获格西学位(佛学博士),一位成就非凡的学者。这幅凝聚了画家和书法家美好寓意的作品象征着汉藏民族团结,也代表了大家的心意,悦红真是有心人!

向玄妙师父捐赠《西域牦牛》书画作品
 

参观即将结束,全体合影留念

黄莉老师为此次法源寺之行围绕四个主题设计了梵宇崇闳、禅卢周备系列纪念封,共五枚,并精心选配了乾隆皇帝的诗《中秋日侍皇太后万善殿礼佛因游览瀛台诸胜•其一》,“节到中秋好,波连太夜虚,壶天涵月宇,佛第敞云居。色净参荷舫,香真坐桂疏,寿康无量寿,如是乐何如”,与那天的时令、景物和心情堪称绝配!

除了这些共有的元素,每枚纪念封还有特定的主题,配上与之呼应的照片,生动展示了此次活动的风采:1)聆听智勇法师、玄妙师父介绍法源寺;2)欣赏郭丽老师唱诵汉文《心经》,于超老师的巴利文通经和崔悦红老师咏诵藏文《长寿佛咒》;3)恰逢中秋寺院僧人赠送人手一块净素月饼;4)在五观堂用斋饭,体验餐前的诵经吟唱,品味素食的原汁原味;5)介绍法器云板与木鱼梆在寺庙中的用途。五个纪念封知识含量丰、设计装帧美、照片真人版、收藏价值高,体现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和高超技艺。

纪念封(1)听智勇法师、玄妙师父介绍法源寺
 
纪念封(2)三位学员分别以汉文颂心经,巴利文通经和藏文咏诵《长寿佛咒》
 
纪念封(3)法源寺的素月饼
 
纪念封(4)在法源寺用斋饭
 
纪念封(5)法源寺的云搬与木鱼梆
 
沈正华 2022.9.18完稿

 

 

致敬努力奋斗的盟员! 民盟北京东城区委